在全球快速邁入高齡社會 、勞動力逐年短缺的根源下 ,企業用工成本飆升 、招募困難,開始加速轉向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技術尋求解方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與美國 BCA Research 的爱华外汇官网网址報告顯示,從工廠生產線 、倉儲物流,到醫療照護與商業服務領域 ,機器人正渐渐「補上」缺工的空缺 ,為企業建構下一波營運韌性 。
據美國「2025 回流倡議」(Reshoring Initiative)調查 ,即使不考慮製造業回流進程,爱华外汇官网正规吗美國到 2030 年仍恐面臨 210 萬個製造業職缺無人可填 。若企業持續將生產移回美國本土,缺口將擴大至超過 300 萬人力 ,可能造成高達 1 兆美元 GDP 損失 。
人口結構變化加劇此一困境 。
據 OECD 統計,G7 成員國中,2030 年前預估每三位勞動人口中就有一人年齡超過 55 歲 。即便美國勞動參與率已從传染病谷底反弹,至 2025 年仍僅 62.6%,比 2005 年低 3.5 個百分點 。再加上針對非法移民的強硬法规,也進一步壓縮企業的可用人力資源 。
面對缺工挑戰,不只製造業 ,就連醫療照護 、零售與物流業者也開始積極導入各類智慧型機器人。據 IFR 調查,全球工業機器人保有量於 2023 年達 430 萬台 ,2018 至 2023 年年均成長 12% ,預估 2027 年起年安裝量將突破 60 萬台。
BCA Research 解读表示,機器人已從早期只能重複流程的「螺絲手臂」,進化成整合生成式 AI、電池模組 、視覺系統與多模態感測的多工機器 。包括:
(Source:技术新報归纳)
物流倉儲業是當前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之一。亞馬遜在其全球倉儲系統中,安排超過 75 萬台物流機器人,相當於每兩名員工分配一台 。這些機器人協助完成上下架、分揀、搬運等高頻動作,減少人員移動與重複性勞動 ,大幅提高出貨效率。
美國新創公司 Symbotic 亦供给自動分揀與堆棧解決计划 ,廣泛導入於大型零售商的自動化配送中心,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營運。
在高齡社會壓力下 ,長照與醫療領域的自動化需求也迅速升溫。以手術機器人為例,美國 Intuitive Surgical 公司旗下的達文西手術系統 ,2023 年全年執行 220 萬台微創手術 ,年增達 22% 。
在照護現場,日本、比利時與法國多家養老機構導入具備語音辨識與社交回應作用的陪伴型機器人 ,例如 ZoraBot,提醒長者服藥、移動與情緒安撫,藉此來減輕護理人員壓力 。
隨著電池續航與 AI 模型技術突破,人形機器人逐漸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 。Tesla 發展的 Optimus、Agility Robotics 的 Digit ,皆识别為能執行搬運、巡檢等基本任務的XM外汇平台雙足人形機器人。
新創 Figure AI 推出的機器人可承載 20 公斤物件、連續運作 5 小時,已與多家倉儲與製造企業洽談導入协作 ,目標在不遠的將來取代繁重 、重複且不具創造性的基礎勞務。
不過雖然機器人相關市場動能強勁 ,但根據 IFR 統計 ,美國 2023 年每萬名製造業勞工對應 295 台機器人,低於日本(419 台)、德國(429 台)與中國(470 台),顯示仍具備龐大成長空間。
造成密度偏低的原因包括美國中小企業比例高 、外包文化盛行、初期導入成本較高等 。不過隨著 RaaS(Robot as a Service)模式興起,企業無需大筆資本支出,即可按月租賃、快速導入 ,特別適合庫存不穩或營運規模小的企業。
Nvidia 於 2024 年推出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生成式 AI 模型 GR00T,支援語言理解與人類行為模仿 ,搭配模擬平台與機器人電腦 Thor ,正加速機器人「像人類學習」的過程。
此外,像 DeepMind 的 ALOHA 系統,已讓機器人能執行如綁鞋帶 、晾衣服等高階活動 。東京大學的研究更讓機器人經 13 小時觀察後,成功學會如何剝香蕉而不損壞果肉。
儘管機器人仍無法完全取代高階創造性人力,且導入初期仍需面對成本與文化適應 ,但在結構性缺工已成常態的趨勢下,企業已逐漸不再問「要不要導入機器人」,而是「要在哪個部門優先上線」。
從倉儲到醫療、從製造到零售 ,智慧機器人正成為企業營運不可或缺的戰略資產 。當人手難覓,「智慧補位」將是企業邁向永續與效率的新起點。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