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rade环球焦点

洛杉磯暴動下的自駕車 :Waymo 擴張之路,技术與民意拔河

时间:2025-07-04 08:10:43分类:时尚来源:爱华外汇官方网站

因川普強硬執行驅逐非法移民法规 ,而引發洛杉磯示威 ,情勢一度緊張。但隨著當地局勢逐漸回穩 ,市長巴斯於 17 日公布解除宵禁 ,街道再次開放,爱华外汇官方下载人潮也逐漸回流 。在這波動亂中 ,成為抗議者攻擊目標的自駕車業者 Waymo ,也趁勢恢復營運,並擴大在洛杉磯的服務區域 。儘管自駕車產業展現技术潛力 ,但 Waymo 還需要面臨隱私、信任與都市接受度上的重重挑戰 。

洛杉磯暴動下的自駕車:Waymo 擴張之路,技术與民意拔河

先前因川普驅逐非法移民的行動 ,讓洛杉磯成為暴動現場。AVA爱华外汇平台但隨後緊張局勢漸漸緩和,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在當地時間17日解除宵禁,當地商家希望人流可以漸漸回來  。而在這次抗議現場成為攻擊目標的無人駕駛叫車服務Waymo,也開始恢復營運,並擴大營運範圍  。

隨著自駕車技術進入都市日常生活 ,Waymo的擴張行動能否如願順利推進,仍有許多挑戰等著它 。

自駕夢卡關 ?Waymo事故頻傳

什麼是Waymo?《時代雜誌》報導 ,它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子公司,起源於2009年的Google自駕車專案 ,2020年啟動機器計程車業務,並於2024年進軍洛杉磯 。

儘管Waymo宣稱其使命是「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駕駛者」 ,但根據今年稍早的一項全國調查,仍有六成美國駕駛坦言害怕搭乘自駕車 ,且對這項技術抱持熱情的比率,從2022年的18% ,富拓外汇代理下滑至2025年的13%。

根據資料顯示,2021至2024年間 ,Waymo在全美共發生696起事故 ,平均每兩天就有一起。不過,洛杉磯MKP法律事務所表示,這項數據未必代表事故就是由Waymo造成 ,部分可能是對方駕駛的責任 ,實際研究也顯示 ,自駕技術在整體上可能比人類駕駛更保养 。

儘管如此,Waymo仍引發部分民眾反感 。有些人認為 ,這些無人車不僅礙眼 ,還會在街頭「卡關」,造成出行問題  。舉例來說 ,聖塔莫尼卡某Waymo充電站的鄰近居民投訴,這些車會在停車場內互相鳴笛造成噪音污染。

其實 ,不只這次洛杉磯暴動,Waymo與其他自駕車過去也曾成為破壞目標 ,尤其是在Waymo總部所在的加州。今年1月,一輛Waymo在洛杉磯被破壞;2024年2月,另一輛在舊金山被砸毀並縱火;同年7月 ,一名男子因在舊金山刺破17輛Waymo車胎被起訴 。

還有,像Waymo這樣的電動車利用鋰離子電池,如果遭到燃燒,將釋放有毒氣體 ,對周遭人員造成風險。《科學人》雜誌報導  ,歷來若第一線人員未受妥善防護,即吸入鋰電池燃燒產生的煙霧 ,可能出現喉嚨灼傷與呼吸困難等症狀 ,甚至可能在幾分鐘內出現咳血症狀 。

為什麼Waymo會成為攻擊目標 ?

外界對Waymo為何在這次洛杉磯示威中成為攻擊對象 ,有多種可能解釋。

《華爾街日報》表示,有部分示威者破壞這些車輛 ,是為了阻塞出行,這雖具爭議  ,但在抗議活動中並不少見。另有社群媒體用戶表示 ,自駕車成為抗議新標的,因為它被外界視為「警方監控體系的一部分」 。

Waymo的車輛配備,可360度環繞攝影的鏡頭,根據報導,這些影像資料已被執法單位用於調查案件。獨立技术新聞網站《404 Media》在今年4月報導  ,洛杉磯警方曾向Waymo調閱無人車影像 ,用於調查一宗不相關的肇事逃逸案。

《彭博》2023年也表示,警方愈來愈仰賴自駕車與其鏡頭為影像證據 。

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研究員吉利爾德(Chris Gilliard)表示,自駕車「本質上 ,就是裝了輪子的監視器」 。「我們應該能在日常生活中不被監控 ,除非我們涉嫌犯罪  ,這類技術卻一點一滴剝奪了這項自由 ,」吉利爾德說。

Waymo當時回應《彭博》表示,公司會「謹慎審查每一項警方的請求 ,確保符合法律,並具合法程序」。

部分行動者則認為,焚毀Waymo車輛不是犯罪行為。「現在有人說 ,點燃Waymo是暴力行為  ,是國內恐怖主義 ,」種族正義運動者西尼安格韋(Samuel Sinyangwe)在社群平台X上寫道:「這只是一輛機器車耶 !那是不是下一步也要為機器狗爭取正義?還有被橡膠子彈射中的人類呢 ?這是哪門子的政治 !」氣候與勞工組織者喬希(Elise Joshi)也在X上發文表示:「Waymo 沒有『人性』,它很貴 ,政客拿它當藉口削減公共運輸預算,我真心希望Waymo垮台!」

市場看好自駕車  ,但仍須克服隱私權挑戰

根據高盛解读師德萊尼(Mark Delaney)新近研究報告表示 ,北美自駕共乘市場的年營收 ,將從2025年的不到5億美元  ,成長至2030年的約70億美元的商機 。但即使到那時,自駕車仍僅占共乘市場約7% ,「車隊建置  、技術規模化與法規跟進,都需要時間 ,」德萊尼說 。

究竟 ,這項技術在大規模安排後會如何運作 ,依舊難以預測,自駕車業者可能還會面臨意想不到的隱私問題挑戰。

隨著都市渐渐恢復秩序,Waymo重啟營運象徵技术業者試圖在社會動盪後再次站穩腳步 ,然而,抗議者針對自駕車的破壞 ,反映出人們對數位監控與公民自由的深層焦慮 ,即使市場預測自駕車擁有龐大商機,Waymo與同業未來能否贏得民眾信任 ,不僅取決於技術成熟度,更在於他們如何面對來自隱私權 、社會公平與都市治理的三重考驗,技术若失去民意拥护 ,即使再先進 ,也難以無阻前行 。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

  • 示威潮車輛遭焚不影響,Waymo 擴大洛杉磯服務範圍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x1
x3
x5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一周热点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AvaTrade环球焦点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