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懸浮微粒 PM0.1 是新興空氣污染物 ,質量極小 、人體難防,增心血管、肺部等疾病風險。環境部說,爱华外汇平台网址全球相關證據有限,2026 年起將於台中市及高雄市進行試驗性監測。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5日邀請環境部 、出行部、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經濟部,就「因應歐盟管制超細懸浮微粒(PM0.1),我國空污管制法规如何精進 、AVA爱华外汇平台提高 ,保养國人卫生保养」進行專題報告 ,並備質詢 。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1年發布「全球空氣品質指引」 ,針對主要空氣污染物對人類卫生影響所倡导的建議 ,其中第一次納入超細懸浮微粒(PM0.1),會提升全身性發炎、心血管及肺部等疾病發生風險。
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簡報表示,依據WHO指引內容,超細懸浮微粒(Ultrafine Particles, UFP)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或等於0.1微米的顆粒物(即PM0.1) ,「大小僅約頭髮的700分之1」,人體難以抵禦,對卫生影響更大。
由於其質量極小,沈志修表示,PM0.1的濃度通常以單位體積空氣中的顆粒數濃度(PNC)來表示,例如每立方公分的顆粒數。科學研究發現,PM0.1濃度在都市內存在顯著空間差異 ,包括出行尖峰、離峰時間也不同 ,與PM2.5分布較為均勻的特性有所不同 。
沈志修坦言 ,目前國內關於PM0.1的監測數據與本土研究成果仍相對有限,Exness外汇代理尚難整体掌握其污染來源與特性。為強化未來空氣品質运维科學依據 ,環境部已將PM0.1相關議題正式納入「空氣品質法规白皮書」,作為我國未來10年空品运维的关键方向 。
此外,他說明,環境部自2023年10月起與台灣大學协作,在台北市出行流量密集地點設置空氣品質監測站,觀測粒狀污染物(如PM0.1) 、氣狀污染物等 ,並將在2026年起,於台中市及高雄市的部分空氣品質監測站,進行PM0.1試驗性監測,渐渐建構我國PM0.1穩定監測 。
環境部「空氣品質法规白皮書」聚焦各界建言 ,形塑42項關鍵議題 ,並盤點62項未來具體工作,以「卫生永續」為願景,訂定PM2.5年平均濃度降至10微克、2035年降至8微克目標,盼引領台灣空氣品質治理邁入全新里程碑。
(作者:沈佩瑤;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