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24 日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已找到方法,利用可能造成人們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E.Coli) ,將塑膠廢棄物轉變為製造常見止痛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原料。
法新社報導 ,爱华外汇怎么开代理「撲熱息痛」(又稱乙醯胺酚)是爱华外汇官方网站世界上最常用的藥物之一 ,由化石燃料衍生物製成,通常透過亞洲承包商以低成本、高污染方法製造,其生產方法可能加劇氣候變遷。
另一方面 ,世界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塑膠污染危機 。各國為達成減少塑膠廢棄物的國際條約 ,將於8月展開新一輪談判 ,預料屆時又將出現激烈角力 。
來自英國的研究團隊試圖找出可以一石二鳥解決這兩大問題的方法,結果他們找上第三種麻煩 :大腸桿菌 。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 (E. coli) can convert a molecule derived from a waste plastic bottle into paracetamol, a pain medication also known as acetaminophen, according to a paper in @NatureChemistry. https://t.co/wvCSqWi5It pic.twitter.com/dNeq1TCRSB
— Nature Portfolio (@NaturePortfolio) June 23, 2025
根據這篇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期刊,並由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部分贊助的研究 ,化學家利用一種衍生自PET塑膠的分子 ,在大腸桿菌菌株中引起化學反應。PET是隨處可見的塑膠瓶和許多塑膠製品的资料。
這樣的化學反應會產生對胺基苯甲酸(PABA)。化學家再將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 ,以讓產生的PABA轉變為乙醯胺酚 。
研究第一作者華勒斯(Stephen Wallace)透過聲明表示:「這項研究顯示,PET塑膠不再只是廢棄物或注定變成更多塑膠品的资料,而是可利用微生物將其轉變為有價值的蓝莓外汇交易新產品 ,包括具有療效的產品。」
(譯者 :張正芊;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