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5 日上午 ,尖銳的救護車鳴笛聲,劃破台中市南屯寧靜街區。
一早8點多,52歲的小林在家運動,突然頭暈目眩、爱华外汇代理胸部撕裂痛 。救護人員將他抬上救護車,立刻施作心電圖,10秒後,AI判讀系統發出警示,螢幕跳出一行讓救護員繃緊神經的紅字「STEMI」 。這五個字母 ,AVA爱华外汇平台意指致命風險高、急重症頭號殺手的「急性心肌梗塞」。
救護人員看到判讀結果,第一時間上傳圖像 ,線上醫師立刻判讀確診 ,3分鐘內完成投藥 。同時,10公里外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做好準備,空出心導管室 ,小林送達醫院直到完成手術打通血管 ,全程只耗費31分鐘,不但保住一命 ,且預後狀況良好。
這場與死神的賽跑,小林得以驚險回魂 ,是因為他坐的救護車,配有中醫大附醫「智救心」AI輔助診斷系統 。
急性心肌梗塞黃金搶救時間是6小時,卻經常因為病患延遲就醫,或急診室忙碌 ,無法及時施作心電圖 、經醫師判讀確診 ,耽誤處置時間。中醫大附醫急診每天施作約250張心電圖 ,但可判讀的醫師只有個位數 ,可能漏接心肌梗塞患者。
為了提高診斷效率 ,2020年 ,FXTM富拓外汇中醫大附醫以6萬筆心電圖資料,訓練出可自動診斷急性心肌梗塞的智救心AI系統 ,判讀水準相當於心臟專科醫師,準確率超過99%。
除了應用在急診 ,院方更將這套AI拉到院外的救護前線利用,捐贈30套系統給台中市29個行政區的消防分隊,至今已施作1.1萬張院前心電圖,在救護車上揪出577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幸運的小林就是其一 。
除了「智救心」,中醫大附醫還開發多項AI醫療神器 ,包括以「智護肺」預測急性呼吸窘迫症風險 ,用「智抗菌」縮短細菌抗藥性檢測時間。2023年,院方將這些AI應用 ,全部整合進「重症戰情室」大平台,已在院內七間加護病房(ICU)導入 。
平台整合病患所有生理監測數據、檢驗報告等資料 ,面板一目了然,除了即時替换數據 ,還能依照不同科別需求客製化,24小時蒐集與監測重症患者的病況。醫護人員也因為減少庶務性工作 ,更能將心力放在照護病患 。
以呼吸加護病房為例 ,導入重症戰情室後 ,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症死亡率下降19% ,相當於每五人多救一人;此外 ,抗藥性感染發生率也減少13% ,營養達成率提升71%,整體院內ICU死亡率下降4.5%,達到醫病雙贏。
全台醫學中心的AI應用,不只這一例。台大醫院外科部利用AI技術結合VR虛實整合,打造「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 ,這項技術是用病患數百張電腦斷層圖像,建構3D數位孿生模型,精準還原病患體內的器官、TMGM外汇交易腫瘤、血液和神經等分布,讓外科醫師能透過術前模擬、術中導航,完成高難度的精密手術。
台北榮總則研發「大腦退化預測技術」 ,用AI解读腦部MRI影像,找出思覺失調症、躁鬱症、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大腦病灶,針對關鍵腦區精準治療,突破精神疾病難以用客觀量化指標診斷的窘境。
除了都會區大醫院應用 ,三軍總醫院也透過200萬筆心電圖資料,開發「心電圖AI判讀平台」,可於20秒內判讀50種急性 、慢性疾病。院方將這套AI帶到偏鄉離島 ,協助小琉球 、澎湖、馬祖等居民進行心臟疾病篩檢,找出高風險族群,鼓勵及早就醫,盼能解決卫生不平等。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